近年來,我國職業危害與職業病時有發生,而化工行業發生的職業健康安全事故大多數都是企業缺失職業健康管理引起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品生產國,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對于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2002 年,由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AICM)、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CPCIF)簽署聯合備忘錄,聯合推廣“責任關懷”(Responsible Care)體系。201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化工行業《責任關懷實施準則》(HG/T 4184—2011),為行業內承諾實施“責任關懷”體系的企業提供了技術指導。作為“責任關懷”體系六大準則之一的職業健康安全,主要致力于指導企業做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生產過程中帶來的職業傷害。 2016 年,中央對提升職業衛生定位和職業病防治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同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2018 年12 月,第4 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21 年12 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印發《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21—2025 年)》。 在此大背景下,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在國內院校中率先開展責任關懷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探索與實踐。自2009 年起,學校組建責任關懷專門工作團隊,調研我國化工行業、企業及院校實施責任關懷的狀況,針對責任關懷理念融入化工職業教育理念、路徑、方法、內容進行專門研究。2013 年起,逐步形成以促進技能與素養深度融合為培養目標,以人才培養體系與行業責任關懷實施體系對接為抓手,將責任關懷融入三全育人體系、納入職業核心素養范疇的責任關懷育人體系,率先開展“責任關懷五進三融合”綠色化工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為了更好地落實責任關懷工作、實現以專業對接產業,我們在考慮“責任關懷”體系和國內最新的職業健康安全實施細則的基礎上,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組織編寫了本書。本書系統性、針對性強,內容選取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踐創新的養成,每章后的“拓展閱讀”旨在幫助讀者理解知識、嘗試解決踐行責任關懷的行動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本書由南京科技職業學院李冰峰、王一男主編,倉理主審。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王一男編寫第一章~第三章,李冰峰編寫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及附錄,江莉莉編寫第六章。全書由王一男統稿。曹洪印老師也為本書提供了素材,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和時間所限,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22年5月
《職業健康安全》在考慮“責任關懷”體系和國內最新的職業健康安全實施細則的基礎上,結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能力培養”為導向,旨在促進責任關懷工作的落實,實現以專業對接產業,幫助讀者理解知識、解決踐行責任關懷的行動中出現的實際問題。 全書共分七章,主要介紹了“責任關懷”體系職業健康安全準則知識、職業健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職業安全管理、職業病危害與防護、檢測與應急、職業健康監護、“責任關懷”體系職業健康安全準則的實施及相關案例分析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學校健康管理、安全技術與管理、化工安全技術、應急救援技術、職業健康安全技術、消防救援技術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化工、環保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的培訓用書。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職業衛生與職業病 001 一、學習本課程的目的 001 二、職業衛生歷史和現代概念 001 第二節 職業衛生工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實施 003 一、實施取得的成果 003 二、尚待解決的問題 005 三、“十四五”職業病防治主要指標 005 第三節 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法律與標準 006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006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007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008 四、職業衛生行政法規和相關行政法規 009 五、職業衛生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009 六、我國批準生效的國際勞工公約 011 本章小結 012 拓展閱讀 012 思考題 014 第二章 基于“責任關懷”的職業健康安全 015 第一節 領導承諾與企業職責 015 一、承諾的意義 015 二、承諾的形式 016 三、全員責任制 017 四、履行的職責 019 第二節 溝通與合規管理 019 一、溝通的基本概念 019 二、信息溝通要素 020 三、合規性管理現狀 021 四、合規制度和合規職責 023 五、系統的合規監管體制 024 六、建設企業合規文化 024 七、巴斯夫集團合規計劃簡介 024 第三節 承包商與供應商管理 026 一、對承包商的管理與培訓 026 二、對承包商的考核與評價 027 三、供應商的選擇與考核 027 四、案例分析 030 第四節 職業衛生事故調查 033 一、職業衛生調查形式 033 二、案例分析 035 第五節 績效評估與改進 037 一、戴明循環 037 二、應用PDCA 循環提升職業病防治水平 038 三、評價流程和指標 039 本章小結 040 拓展閱讀 041 思考題 042 第三章 職業安全管理 043 第一節 風險管理與隱患排查 043 一、企業危險源識別方法 043 二、職業危害因素識別 044 三、企業安全管理風險應對 045 四、隱患排查的概念和流程 051 五、注重未遂事故的調查管理 053 六、提升員工安全隱患排查能力和水平 053 七、隱患排查案例 054 第二節 作業安全 056 一、安全作業許可制度 056 二、辨識作業現場和作業過程 057 三、檢維修手續和審批手續 059 第三節 設備設施安全 060 一、安全聯鎖 060 二、變更管理 062 第四節 安全標志 064 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064 二、警示標識中安全色的含義及使用導則 067 三、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 068 四、警示標識的設置 069 五、警示標識的設立與管理原則 070 第五節 安全防護措施 071 一、控制可燃物 071 二、控制火源 072 三、帶電作業的安全規定及安全防護措施 072 第六節 個體防護裝備 073 一、頭部防護用品 073 二、呼吸器官防護用品 074 三、眼面部防護用品 076 四、聽覺器官防護用品 076 五、手部防護用品 077 六、足部防護用品 077 七、軀干防護用品 077 八、護膚用品 078 九、復合防護用品 078 十、管理及使用防護用品的注意事項 078 本章小結 079 拓展閱讀 079 思考題 080 第四章 職業病危害與防護 081 第一節 職業病危害因素 081 一、生產過程產生的危害因素 081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083 三、生產環境的有害因素 083 第二節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 083 一、健康風險評估 083 二、職業健康風險 084 三、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的目的與意義 084 四、職業健康風險的發展歷程 086 五、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的方法 087 第三節 石油與化學工業中的主要職業危害 088 一、煉油生產中的主要職業危害 088 二、石油化工中的主要職業危害 089 三、石油與化學工業職業危害的主要特點 089 四、石油與化學工業職業危害造成的人體表現形式 090 第四節 職業性病損 091 一、職業病 091 二、疑似職業病 092 三、工作有關疾病 093 四、職業性外傷 093 五、危害的作用條件 093 第五節 職業禁忌證 094 一、職業禁忌 094 二、常見職業禁忌證 095 第六節 職業病防護設施 096 一、通風防護 096 二、防塵設備 097 三、化學毒物的防護設施 097 四、噪聲、振動控制防護設施 098 五、射頻輻射的防護設施 099 六、電離輻射設施 100 七、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與管理 100 本章小結 101 拓展閱讀 101 思考題 102 第五章 職業病監測、預防與應急 103 第一節 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 103 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的意義 103 二、監測的基本方式 104 三、監測基本技術規范 107 四、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 108 五、工作場所監測數據評價 108 第二節 職業性急性中毒的預防 110 一、基本原則 110 二、化學品的安全技術說明書 114 三、加強監督管理 115 四、完善監測 115 五、嚴密監護 116 六、制定預案,健全三級救援網絡 116 七、信息管理 117 第三節 職業性急性中毒的事故的處理 117 一、基本原則 117 二、基本任務 117 三、單位自救的基本程序 118 四、社會救援 118 五、職業衛生工作 118 第四節 應急救援預案與裝備 119 一、基本原則 119 二、步驟 119 三、內容 120 四、應急救援的基本裝備 120 本章小結 122 拓展閱讀 122 思考題 122 第六章 職業體檢與健康監護 123 第一節 職業健康檢查 123 一、上崗前的健康檢查 123 二、在崗期間的健康檢查 124 三、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124 四、應急的健康檢查 124 五、健康狀況分析 124 六、職業健康檢查管理 124 第二節 職業健康監護 125 一、職業健康監護的發展歷史 125 二、職業健康監護的目的 126 三、開展職業健康監護的界定原則 126 四、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126 五、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的保存 127 六、收集要求和考核 129 本章小結 129 拓展閱讀 130 思考題 130 第七章 教育和培訓 131 第一節 企業實施職業健康教育 131 一、職業健康教育目的和基本內容 131 二、職業健康教育的實施 133 三、職業健康教育考核 133 第二節 高校實驗室安全與健康管理 134 一、實驗室設計布局合理,安全設施齊全 134 二、機構健全,培訓到位,監管有力 135 本章小結 138 拓展閱讀 138 思考題 141 附錄 142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18 年修正) 142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工行業標準《責任關懷實施準則》 154 附錄三 責任關懷職業健康安全準則實施細則 164 附錄四 國際標準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簡介 170 參考文獻 174
ISBN:978-7-122-42311-5
語種:漢文
開本:16
出版時間:2023-03-01
裝幀:平
頁數:174